从科技角度解读《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》

2022-03-17

  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出台的《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》从承保、理赔、协办、内控等诸多方面对农业保险做出了细致的规定,可谓集成了迄今全国农险保险操作的优秀经验,既立足现实、操作性强,也具有很强的前瞻性、指导性。本文谨从科技角度谈谈我们对办法的理解。


  1、 线上化


  办法全文多处提到线上化,事实上已经为实现农险操作全流程线上化铺好了道路。具体而言:
  线上宣讲:办法第六条规定,“保险机构在承保前应当以现场、线上等形式宣讲相关惠农政策、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等内容”。
  线上投保:办法第十条规定,“保险机构可以采取投保人、被保险人电子签名等可验证方式确认投保清单”。认可电子签名确认投保清单,是实现线上投保十分关键的一步。
  线上公示:办法第十四条规定,“承保公示方式包括:在村级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公共区域张贴公告;通过政府公共网站、行业信息平台发布;经被保险人同意的其他线上公示方式”。
  信息化方式保存档案: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,“保险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可以采取信息化方式保存档案”。

  线上理赔:办法第五十条规定,“保险机构应当加大科技投入,采取线上化、信息化手段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和效率,推动科技赋能,更好满足被保险人农业风险保障需求”。


  2、 科技应用


  办法也多次提到了科技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。例如:
  办法第九条,“保险机构应当加强科技应用,可以采用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,对标的进行标识并记录,确保投保信息真实、准确、完整”。
  办法第十三条,“保险机构可以采用无人机、遥感等远程科技手段查验标的”。
  办法第二十一条,“保险机构可以采用无人机、遥感等远程科技手段开展查勘定损工作”。

  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一直是监管部门对农险经营的要求,但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保单数量庞大(一个分公司可能需要处理几千万甚至上亿份保单),且保险公司人手有限,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也一直是农险操作中的两大痛点和难点。办法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验标和理赔,事实上为解决这两大痛点指明了方向。遥感等远程科技手段、结合线上化承保和理赔的系统,可大大降低验标和理赔阶段的大量人力和时间需求,为投保和理赔提供了一个低成本、高效率的解决方案。


  3、 系统建设


  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,“保险机构应当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,实现农业保险全流程系统管理,承保、理赔、再保险和财务系统应当无缝对接,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能够实时监控承保理赔情况,具备数据管理、统计分析、稽核等功能”。
  办法要求农险公司各系统应当无缝对接,目前不少农险公司离这个要求还有差距。一些农险公司还只有基本的核保和核赔系统,产品、精算、再保等部门没有专门的系统;而不少农险公司各个系统之间还互相独立、各自为政,造成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困难。一体化的农险系统不仅可以方便部门之间的沟通、提高工作效率,而且方便管理层实时监控业务开展和风险累积状况,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
  缺少一体化的系统,自然就难以实现全流程管理,就可能出现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畅,甚至互相推诿、效率低下。科学的流程管理是专业化、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,业务、产品、精算、再保部门之间需要无缝对接、紧密合作,才能保证农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和风控制度都有效执行。


  4、 天韧科技的解决方案


  天韧科技团队结合十余年农险从业经验,采用预测性精算理念和智能技术,倾力打造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的一站式的农险业务系统---天韧农险系统。



  

基于“一个公司、一个团队、一个系统”的理念,天韧农险前瞻性地实现了监管要求,将产品、展业、承保、理赔、再保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,避免不同部门、多个系统之间数据隔离、统计分析困难等问题;同时还将科学的流程管理贯穿至所有业务之中,通过共享的数据和定制的岗位设置,轻松实现协同办公和精细化管理。天韧农险的开发遵循了《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接口规范》的要求,方便地与全国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对接。

  以天韧农险为基础,天韧科技还开发了云精算、小天预警、小天助农等移动端工具,帮助农险公司实现业务线上化、移动化,并为农户提供防灾减损等增值服务。


  云精算


WX20220317-203900.png


以气象、灾害大数据为基础,利用前沿的预测性风险评估方法和智能技术,提供风险分析、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。集数据、分析、销售和报价于一体。同一产品中设置天气及台风多种责任合并计算费率。

  小天预警




  定制化预报:可根据需要选择气象要素个性化预报。不让其他信息干扰视听。

  定制化预警: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个性化预警。精准掌握风险趋势。


  小天助农




  承保、理赔信息收集线上化,提高实时效率,减少人力物力投入。
  数据信息汇总至天韧农险方便与其他系统对接。

最新资讯

国内温度指数日益成熟 产业呼吁天气衍生品应用加速推进
今年夏季,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。7月至8月,多地创下高温纪录。期货日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4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8月全国平均气温22.6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1.5℃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。江淮、江汉大部、江南大部及重庆、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,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,浙江义乌(42.8℃)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。高温天气来袭,多地刷新纪录根据实测气象数据编制的“中央气象台—大商所温度指数”显示,相比历史波动范围,近期相关地区基准城市的日
广东省夏季气温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关系
  广东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的前沿。2018年,广东省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,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现货市场试点的省份;2019年,广东省推动大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,小用户通过售电公司间接参与市场;2020年,广东省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,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省总用电量的比例显著提升;2022年,广东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机制,优化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衔接,规则和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,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,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,图一和图二分别显示了201
当极端天气影响电力市场,天气衍生品来了
2024年6月3日,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第一份《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》,正式启动2024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,服务将持续到9月初。当前,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,能源供应安全深受影响。极端天气往往引发电力市场价格大幅波动,导致市场主体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有所增加。比如,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,持续高温导致多地电力市场现货价格居高不下。现货价格直接反映天气影响,同时又对中长期交易决策造成冲击,市场各方犹如海上的船只被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推动。市场主体开始探索新的避险工具,以应对气候变化这头“灰犀牛”。20
天韧科技收到大连商品交易所感谢信
2023年,天韧科技与多家期货公司、保险公司、售电公司、农业企业合作,在天气衍生品应用方面开拓创新,捷报频传,多次开创行业先例,得到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褒奖与肯定。大连商品交易所得感谢信广东省“寒潮指数天气衍生品”及湖北省“农业保险+天气衍生品”项目启动会广东省“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+天气衍生品”发布会2024年,我们将继续利用天韧科技的经验和技术,携手合作伙伴,在利用天气大数据服务实体经济方面,迈上新的台阶。
国内首例天气衍生品成功问世
2023年7月31日,在大连商品交易所、广东省农业厅、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、新华社广东分社等单位领导的共同见证下,国内首例“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+天气衍生品”发布会成功举办。该产品由天韧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会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、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。产品开创性地引入温度场外期权,在国内首次尝试使用天气衍生品工具转移企业天气风险,不仅为保险+期货项目增添了新的模式,而且为国内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。
第七号台风“木兰”来袭!台风保险助力恢复生产
今年第7号台风“木兰”来袭。面对台风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,农业保险对农户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保护。对于尚没有相应农业保险产品的种植或养殖种类,台风指数保险提供了一种快捷、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沪ICP备19018898号 Copyright © 2020, Created by Tensoren Technology (Shanghai) Co. Ltd.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